2009决胜中考语文试题冲刺指导
|
|
整理自:台海网 2009-5-22 7:41:40 |
近日,本报《学堂》周刊联手厦门快乐学习补习学校,共同打造“快乐学堂”,推出系列品牌活动服务读者,回报社会。上周六,“快乐学堂”首推的“2009决胜中考大型公益讲座”受到了读者热捧,1000多名考生和家长挤爆厦门双十中学枋湖校区梦飞音乐厅。来自厦门一中、双十中学、厦门六中、科技中学、大同中学、莲花中学的六位初三一线名师为考生精心奉上了一场学习的“盛宴”。今天,我们将讲座的部分内容整理、刊登于下,让更多考生分享名师的指导。 语文 徐璐(双十中学初三资深教师) 学会辨析三种文体 现代文阅读包括两篇,一篇记叙文阅读 (约18分),一篇说明文或者议论文阅读 (约15分)。由于时间关系,我们选讲记叙文阅读和说明文阅读的部分知识能力点。 记叙文阅读 一、熟记常用名词 1.表达方式:记叙、议论、说明、描写、抒情。 2.修辞手法:比喻、拟人、排比、夸张、反问、设问、引用、对比、反复、借代等。 3.记叙的顺序:顺叙、倒叙、插叙。 4.描写的方法: A肖像(外貌)描写、动作描写、神态描写、语言描写、心理描写;(刻画人物形象) B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(描写角度) C小说中的环境描写:社会环境、自然环境(表现地域风光,提示时间、季节和环境特点;推动情节发展;渲染气氛;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、感情;突出、深化主题。) 5.常见写作方法、表现手法:联想、想像、象征、对比、反衬、先抑后扬、以小见大、托物言志、借物喻理、寓理于物、借物喻人、状物抒情、借景抒情、情景交融、铺垫、埋伏笔等。 二、熟悉答题原则 1.先判断文体,再根据文体特点阅读。掌握相关文体特点,答题才能胸有成竹,灵活应对。 如何辨析三种文体?可以从写作目的、文章内容、表达方式、运用手法等文体特征入手进行辨析。如:记叙文以情动人,写人记事或写景抒情或托物抒情,记叙、描写、抒情、议论,运用的是修辞手法;说明文传播知识、介绍知识,说明为主,也可记叙、描写,运用的是说明方法;议论文以理服人,发表看法、见解、主张,议论、记叙,运用的是论证方法。 2.先读题后读文。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“题眼”(即答题关键点),带着问题读文,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。读文时,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。 3.准备答题时,必须再次细读题目,找准“题眼”。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,一定要回到这些段落反复研读;如涉及全篇,则要再读全文。 三、部分能力点解析 1.概括归纳:概括记叙内容、概括人物形象。 方法:概括记叙内容——— 人+事+结果。其他内容可作为定状补。 2.品味语言:必考题,可任选一点具体分析。或从词语运用,或从修辞效果,或从人物描写。方法: A先找修辞手法,分析其作用。(1)比喻:形象生动、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、讲解道理。(2)拟人: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、思想、感情和动作,使事物人格化,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。(3)夸张:突出特征,揭示本质,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。(4)排比:条理清晰,节奏鲜明,增强语势。(5)对偶:形式整齐,音韵和谐,互相映衬,互为补充。(6)反复:突出强调某种意思,强烈抒情,富有感染力。(7)设问:自问自答,引人注意,启发思考。(8)反问:加强语气,强烈抒情。 B再找动词、形容词、副词、拟声词,具体谈作用。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。 C找描写方法,分析其作用。 D找表达方式,体会它的作用。 明确其它四种不同表达方式(记叙、说明、议论、抒情)的作用。也要注意结合具体句子谈作用。 (说明文阅读略———编者注)
|
 |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|
|
 |
|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 |
|
|
|